(SeaPRwire) – 北京, 2023年11月14日 — 來自北京評論報的新聞報導:
2023年9月8日在北京舉行的首屆蘭花獎頒獎典禮(段偉)
現年90歲的墨西哥學者Flora Botton Beja是1960年代拉丁美洲首批將研究重點放在中國的學者之一。她說:「這是我一生的工作。」
20世紀60年代中期,她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學金,在墨西哥學院(Colmex)攻讀東方研究碩士學位,選擇中國研究作為研究方向。後來,她加入了Colmex的亞洲和非洲研究中心,該中心是拉丁美洲首個專注於中國研究的部門。
她通過翻譯、教學和寫作,促進了中國與墨西哥之間的文化交流。她也指導過拉丁美洲一些社會學專業人士。
「我的學術生涯可以用我與中國之間的愛情故事來概括——因為愛情忠誠且長久,」Botton說。
9月8日,Botton多年的貢獻在首屆蘭花獎上得到認可。2022年,中國國際傳播集團(CICG)發起了蘭花獎,旨在表彰在推進中國與其他文明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方面做出貢獻的非中國個人和組織。Botton是在北京舉行的頒獎典禮上獲得蘭花獎的10位受獎者之一。
蘭花在中國文化中經過2000多年的培育,以其寧靜優雅和淡淡香氣,象徵著人的高尚品格和行為。它也常用作友誼的象徵。「金蘭」一詞直譯為「金色的蘭花」,代表著堅強的友誼。
因此,蘭花完美地代表了這些獎項得主的特點,他們在各自領域中有卓越成就,同時對中國文化有深入的理解和愛戀,長期致力於促進中國與全球社會之間的文化交流,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互學互鑒。
潛在候選人可以自薦,或者由組織提名,如海外的中國大使館和領事館,以及中國的外國大使館和領事館。
「我認為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試圖將以中文創建、從中國的角度出發的信息,轉換成對西方受眾有效的信息,」另一位國際傳播專家David Ferguson也獲得蘭花獎。這位67歲的蘇格蘭人在中國生活和工作17年,從中獲得了這種視角。
在他首次來到中國之前,他是通過西方媒體了解中國的。但到了中國後,他發現實際情況與他以前讀過的有關這個國家的描述完全不同。於是他決定糾正西方誤解,講述中國的真相。
他曾多次訪問中國各地城市,並寫了關於它們的書。他目前在外文出版社擔任英文編輯,該出版社專門將中國作品翻譯成不同語言出版。
「我認為中國需要學會的最重要一點是,與西方人,尤其是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之間,存在根本性的文化差異,」他說。他解釋道,中國的論述更注重事實和數字,而西方則更注重與人進行人性化的交流,這就是中國需要學會做得更好的地方。
也獲得蘭花獎的澳大利亞藝術贊助人兼前外交官Carrillo Gantner認為,藝術家是最好的友誼大使,因為他們通過人心的共同語言交流。
Gantner像許多非中國人一樣,最初通過食物認識了中國。澳大利亞有很大的華人社區,中國菜是他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1985年,Gantner成為澳大利亞駐中國大使館的文化參贊,參與了各種文化活動的工作。例如,他參與了從中國送兩隻熊貓到澳大利亞的談判,並導演了一部澳大利亞經典劇目《想像的延伸》在上海人民藝術劇院的演出,這被普遍認為是首次在中國演出的單人表演。
Gantner表示,文化能使人更親近。「它教會人們了解彼此,」他說。「當你了解另一方,人們就會感到不那麼恐懼。」
意見請寄至
本文由第三方內容提供商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領域: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 為全球客戶提供多語種新聞稿發佈服務(Hong Kong: AsiaExcite, TIHongKong; Singapore: SingdaoTimes, SingaporeEra, AsiaEase; Thailand: THNewson, THNewswire; Indonesia: IDNewsZone, LiveBerita; Philippines: PHTune, PHHit, PHBizNews; Malaysia: DataDurian, PressMalaysia; Vietnam: VNWindow, PressVN; Arab: DubaiLite, HunaTimes; Taiwan: EAStory, TaiwanPR; Germany: NachMedia, dePresse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