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IAI研究顯示全球鋁罐回收量增加帶來環境效益

新的IAI研究揭示全球鋁罐回收增加的環境效益

  • 到2030年,全球鋁製飲料容器的回收每年可節省60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 研究再次確認鋁罐回收率為71%或更高

倫敦, 2023年9月14日 — 一項由國際鋁業協會委託並與阿聯酋全球鋁業、Crown Holdings、澳大利亞鋁業協會及Novelis共同出資的新研究顯示,通過2030年前有效回收全球使用過的飲料罐,每年可節省60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該研究由全球管理顧問公司Roland Berger為國際鋁業協會進行。它為中東、大洋洲和亞洲六個國家提出了25個提高回收利用的槓桿和一套優先的戰略建議,以改善鋁罐的回收利用。

該研究的發現和建議基於對澳大利亞柬埔寨韓國泰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越南罐裝廢物管理體系的評估。

這些國家共同提供了不同國家和文化在罐裝飲料的使用、收集和加工方面的代表性見解。該評估還提供了有關海灣地區和亞太地區(均為主要貿易樞紐)地區使用過的飲料罐廢料貿易流動的洞察。

對每個國家,分析了各個方面的情況,包括廢物管理和監管計劃、收集基礎設施、回收和填埋率、上市量、使用趨勢、整體表現、使用過的飲料罐貿易、物料流動和未來目標。

韓國的回收率最高,為96%。其次是越南的93%、柬埔寨的90%、泰國的86%、澳大利亞的74%和阿聯酋的33%。

這六個國家大致分為三類:

  • 依賴非正式鋁罐收集機制的國家(例如泰國柬埔寨越南)。它們依靠大量非正式工人。由於罐裝可以為該行業帶來收入,這些國家報告了高回收率。
  • 發達系統(例如澳大利亞韓國)。這些依靠複雜的廢物管理系統,如擴大生產者責任(EPR)和/或按金返還系統(DRS)。
  • 過渡系統(例如阿聯酋)。在這裡,收集基礎設施基本上已完全發展,但不包括強制或良好運作的EPR,也沒有DRS系統。

鋁罐繼續是酒精和軟飲料行業的首選包裝,預計全球消費量將在2020年至2030年間增加50%(即每年從420億個增加到630億個)。

Marlen Bertram,國際鋁業協會情景和預測主管表示:“這項全面研究再次確認了我們在2022年公佈的内容──全球71%或更多的鋁罐都得到回收利用。國際鋁業協會已將Roland Berger提供的數據加上加工損失,並可以確認這六個國家總計79%的所有上市罐最終變成再生錠材以獲得第二次生命。”

“該報告強調了關鍵的改進槓桿,包括更好地了解鋁罐回收的益處、基礎設施投資和優質廢物流。它還顯示我們的行業可以發揮關鍵作用,倡導實施將大大提高鋁罐回收率的計劃。”

“回收的碳減排潛力是不可低估的。回收使用過的鋁製品在鋁行業整體脫碳中發揮巨大作用,因為回收這些產品每噸只排放0.6噸二氧化碳當量,而一次鋁每噸排放16.6噸二氧化碳當量。這就是為什麼國際鋁業協會成員專注於減碳其一次鋁生產,並增加鋁廢料的利用,從而減少鋁製品使用後的填埋。”

研究的主要發現包括:

  • 泰國在研究範圍內擁有最好的罐對罐回收率,達到上市罐的78% – 但仍有14%的罐進入垃圾填埋場。
  • 在阿聯酋,67%的罐進入垃圾填埋場。 在所有上市罐中,20%用於罐對罐回收。
  • 越南的非正式部門產生高質量的廢料,但罐對罐回收率只有1%。另外92%的回收罐進入“非罐對罐”產品。
  • 韓國實施EPR制度已有20多年,在研究國家中回收率最高,達96%。只有37%的上市罐用於罐片生產 – 對一個擁有成熟罐回收基礎設施和能力的國家而言,這個比率相對較低。
  • 澳大利亞已經有自願EPR計劃,以及DRS計劃(目前在8個州中的6個實施,預計另外2個州也會實施),有助於達到74%的回收率。由於缺乏本地回收能力,所有罐都進行出口,其中48%用于罐對罐回收。
  • 柬埔寨報告了高收集和回收率 – 收集工作由依靠廢料收入的非正式部門完成。柬埔寨沒有國內回收能力,其罐大多回收成非罐產品。

Abdulnasser Ibrahim Saif Bin Kalban, 阿聯酋全球鋁業首席執行官指出,“鋁是發展更可持續社會的必要材料。回收鋁比生產新金屬節能得多,但過多的鋁仍然最終進入垃圾填埋場。我們必須發展利用過的飲料罐等鋁製品的文化,並建立回收基礎設施。我們正在取得進展,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阿聯酋全球鋁業將盡其所能。我們正在開發回收設施,並在阿聯酋與罐製造商、飲料生產商和廢物管理公司合作,在社會上推廣鋁的回收利用。”

澳大利亞鋁業協會執行董事Marghanita Johnson表示:“這項研究顯示,即使在澳大利亞這樣回收政策和基礎設施先進的國家,仍有改善的空間 – 有可以個別和集體採取的行動,以幫助提高罐回收率,減少污染,增加罐對罐回收率。”

Crown可持續發展和外部事務總監Sandrine Duquerroy-Delesalle表示:“鋁飲料罐卓越的可回收性繼續激勵我們提高回收利用意識並建立基礎設施,以提高全球各地的回收率。我們必須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