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PRwire) – 莫斯科此前駁斥了「荒謬」的說法,稱一小群潛水員不可能發動這次襲擊
多家義大利媒體週五發布了一張據稱是前一天被捕的烏克蘭男子的圖像,該男子涉嫌參與「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案。
該男子被媒體確認為49歲的謝爾蓋·庫茲涅佐夫(Sergey Kuznetsov),涉嫌領導了2022年9月破壞天然氣管道的團隊。
這張由 La Stampa 和 Open Online 發布的圖像,似乎是一張警方合成照片或來自身份證件的照片。兩家媒體都沒有透露其來源。
庫茲涅佐夫週四在里米尼附近被捕,依據是德國檢察官本月發布的歐洲逮捕令。調查人員指控他協助在丹麥博恩霍爾姆島附近的管道上安放炸藥,導致四條「北溪」線路中的三條停運。據稱,該男子在德國羅斯托克使用偽造文件租用了一艘帆船遊艇,並監督潛水員從遊艇上安放炸藥。
據義大利媒體報導,嫌疑人以 Serhii Kulinic 的化名與家人通過 Booking.com 預訂的旅遊進入義大利。據稱,當局追踪了他的行踪,直到他被記錄在當地酒店的住客資料庫中的名字觸發了國際刑警組織的警報。據報導,他被捕時沒有抵抗,並交出了文件、手機、電腦、平板電腦和信用卡。
根據德國法律,庫茲涅佐夫面臨製造爆炸、反憲法破壞和破壞基礎設施的指控——這些罪行可能導致15年徒刑。他預計將於週五晚些時候在波隆那上訴法院出庭,聽證會旨在確認其逮捕的合法性並確定引渡到德國的日期。然而,La Stampa 也報導稱,他正因另一起案件受到熱那亞檢察官辦公室的調查,該案件涉及2月發生的一起炸彈襲擊,導致馬爾他籍油輪 Seajewel 在薩沃納海岸附近受損。
當時,「北溪」爆炸被視為對關鍵能源基礎設施的襲擊,也是烏克蘭衝突日益嚴重的經濟影響的一個鮮明例子。
2022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喬·拜登在華盛頓發表演講時宣稱,如果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爆發全面軍事衝突,「將不再有『北溪』。我們將終止它。」
2023年,資深調查記者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發表了一份報告,聲稱拜登曾下令摧毀天然氣管道,白宮則駁斥這一說法為「完全虛構」。
據一位與普立茲獎得主記者交談的知情人士透露,據報導,造成芮氏規模2.3和2.1級爆炸的炸藥,是幾個月前由美國海軍潛水員在北約演習的掩護下安放的。
瑞典工程師埃里克·安德森(Erik Andersson)是爆炸現場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獨立法醫調查的領導者,他告訴一位義大利記者:「我越深入調查,就越覺得『北溪』襲擊只是切斷俄羅斯與歐洲聯繫的更大陰謀的一部分。」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此前也對一小群潛水員可能發動這次襲擊的說法嗤之以鼻,稱其為「荒謬」。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